日前,山东印发了《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将选取钢铁、轮胎、纺织行业,开展碳足迹数据研究,编制碳足迹核算报告,形成山东省重点行业碳足迹因子,同时将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指导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报送产品碳足迹因子,与国家数据库形成衔接和补充,推动实现对重点产品和服务的碳
12月4日至7日,2024年“绿色杭钢杯”全国钢铁行业职工“双碳”技能竞赛在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本次竞赛由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职工技术协会主办,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双碳”领域的25支代表队参赛。 本次竞赛分为理论考试
12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
在11月15日举行的“发展型材绿色化生产 促进建筑钢结构标准化建造”现场会上,晋南钢铁集团总裁张天福表示,晋南钢铁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钢-焦-化-氢+绿电”全循环低碳产业链,在钢铁行业碳排放指标遥遥领先。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夏应显:我们组织编制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并征求了各方的意见,印发实施了水泥、铝冶炼行业等核算核查指南等4项技术规范,同时也正在推进抓紧编制钢铁行业的核算核查指南。
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这八大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占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我国正在分阶段、有步骤地将它们纳入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及通过复核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通知》。通知中公布了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和通过复核的第一批、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其中,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首钢老工业区工业遗产(首钢石景山厂区)和武汉钢铁有限公
儿童投资基金会气候变化项目主任、中国区副首席代表刘强表示,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水泥、钢铁和电解铝行业即将进入碳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将达到约60%。随着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机制不断完善,新能源加快融入电力市场。2023年,新能源市场
“钢铁行业被纳入碳市场交易以后,初期增加的资金成本预计约70元/吨,后期随着国内碳价逐步向欧盟碳价靠拢,钢铁行业还将面临较大的成本上升。”10月12日,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洪冰在该协会主办的 2024年全国碳市场扩容与钢铁企业应对策略会中表示。 中国碳市场扩围进程已经加速。今年9月,生态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远距离供热示范工程、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零排放货运车队发展。支持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减污降碳改造、环保装备更新、工艺流程优化等项目。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
日前,交行上海宝山支行与中国宝武集团旗下子公司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清能”)进行合作,成功落地上海市首笔钢铁行业转型金融贷款。 该笔贷款是集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为一体的复合型融资项目,为钢铁行业在科创改革和低碳转型方面做出积极尝试。本笔贷款用于支持八一钢厂2500m³富氢碳
中钢协有关负责人: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改造,从生产结构、装备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积极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成效明显,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14年到2023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降幅5.87%、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降幅达81%、吨钢烟粉尘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