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碳家了解到,中国碳中和涉及的重点行业∶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化工、石化、电力、煤炭。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源头,正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2023年,欧盟和英国政府相继宣布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钢铁、氢气和电力等行业,同时中国宝武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的成功点火,共同揭示了
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有关要求,完善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按照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转化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原则,组织召开《水泥产品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和《钢铁产品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评审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8日召开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绿色低
中国钢铁工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6%,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该文总结并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强度高的原因,指出了我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的总体方向,具有时代性、现实性与应用价值。
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严控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新增产能,开展工业数字化碳管理试点,深入实施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积极探索新兴固废综合利用市场化途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面推广绿色制造。
钢铁工业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钢铁企业投入巨大成本,使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同时,持续推进的极致能效工作,仍面临着大规模投资需求。《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要通过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为钢铁企
近年来,全球知名钢铁企业在持续探索新的绿色低碳钢铁生产工艺技术的过程中,纷纷推出绿色钢材品牌,这不仅有利于提升钢铁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吸引和留住客户,而且有利于推动上下游产业低碳发展,增强钢铁产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助力上下游行业持续推进碳中和。
超低排放改造使中国钢铁业向低能耗、低污染绿色制造转型取得突破性进步。钢铁行业正在推进的节能减排降碳项目,无论是超低排放、极致能效,还是低碳新技术协同研发,其推进和实施效果都关乎企业能否保持长久竞争力。下一步,钢铁行业将继续加快超低排放改造进程,力争2025年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改造
2023年8月3日,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提出的ISO 21763 Guideline for Smart Manufacturing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指南》国际标准在ISO/TC 17“钢”技术委员会成功立项。该项目作为首个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国际标准,将对全球钢铁行业智能化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随着
2023年3月27日,宝钢量产供货的第一卷低碳钢(BeyondECO®-30%)在宝山基地1550毫米电镀锌机组正式下线。这是宝钢股份与北京奔驰共同打造低碳绿色钢铁供应链合作项目的首卷电镀锌低碳钢,也是中国国内首个量产供货的低碳排放汽车板产品。2023年3月,瑞典钢铁公司推出SSAB Zero™,这是一种基于回收钢材
2023年12月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钢铁标准原则:解锁脱碳、贸易和全球市场”发布会在阿联酋迪拜举办。此次会议上发布的最新版钢铁标准原则,主要包括:钢铁行业近零碳排放测量方法要体现公平、公正,反映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要体现世界钢铁贸易的重要性,认